ASH中国之声|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CAR-T治疗失败后何去何从?更换靶点的二次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值得期待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8 12:08:49  浏览量:683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随着在CD19 CAR-T在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临床上会遇到部分CD19 CAR-T治疗无效,以及治疗后再次复发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在CD19 CAR-T在难治/复发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临床上会遇到部分CD19 CAR-T治疗无效,以及治疗后再次复发的患者。我们除了进一步深挖可能影响CAR-T治疗疗效的因素外,也在更积极地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在2022年12月即将召开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北京博仁医院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杨帆医生将做题为“Subsequent secondary CAR-T cell therapy was superior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Relapsed B-Cell Lymphoma after Failure of Anti-CD19 CAR-T Cell Therapy”的壁报展示,为探索CD19 CAR-T治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一步的的治疗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亮点
 
CD19 CAR-T治疗失败后,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的疗效及生存或高于化疗
 
针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胡凯教授指出:目前国际学者针对CD19 CAR-T治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的焦点集中在或包含新药的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少有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的数据。我们团队总结了本中心78例CD19 CAR-T治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结果,部分患者根据治疗失败后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选择了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旨在寻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共纳入78例患者,其中中48例(61.5%)选择更换靶点的CAR-T治疗,30例(38.5%)选择联合新药的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结果显示,二次CAR-T治疗组及化疗组最佳ORR分别为10/48(20.8%)及3/30(10%)(P=0.212),其中CR率分别为7/10和2/3,CAR-T组高于化疗组。更换靶点的二次CAR-T治疗组3个月的PFS(48.0%vs.34.4%,P=0.0397)和6个月的OS(53.1%vs.34.52%,P=0.0291)均显著优于化疗组(见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二次CAR-T治疗的患者,CAR-T细胞在体内的扩增峰值与持续疗效相关(P=0.0403)。
 
图1.二次CAR-T治疗组与化疗组的总体生存和无进展生存
 
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的安全性可控
 
研究指出,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的过程中,严重的CRS反应(≥3级)及ICANS反应(≥3级)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7/48(14.6%)及4/48(8.3%),其他不良反应也均是可控的。
 
影响二次CAR-T治疗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发现,有三个因素显著影响更换靶点的二次CAR-T治疗的疗效:1)两次CAR-T治疗的时间间隔短于100天(P=0.0392);2)更换靶点行二次CAR-T治疗时患者存在>7 cm的肿瘤包块(P=0.0493);3)肿瘤细胞存在TP53基因突变(P=0.0256)。
 
展望
 
克晓燕教授指出,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CAR-T治疗经验,随着真实世界中CAR-T治疗的病例逐步增多,CD19 CAR-T可能治愈一半的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然而,对于部分CD19 CAR-T治疗失败的患者,临床问题会更加复杂。我们的经验提示,根据复发肿瘤表面抗原表达另外选择靶点再次进行CAR-T治疗仍能取得好于挽救性化疗的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但如果患者在CD19 CAR-T治疗后100天内疾病进展、肿瘤包块大于7cm或肿瘤存在TP53突变,可能不能从中获益,需要探索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克晓燕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系副主任
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首席顾问
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副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北京健促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等多个协会委员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
卫生部、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胡凯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骨髓瘤科主任
研究方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整合诊断、规范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骨髓瘤诊治有丰富经验,完成R/R淋巴瘤及骨髓瘤CAR-T细胞治疗500余例。
学术任职: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建促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家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协会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委员会青年委员
参与2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5本;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血液学年会、欧洲血液学年会)汇报团队研究成果。
 
杨帆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骨髓瘤科
研究方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自体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自体及异基因移植联合CAR-T治疗。对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完成异基因移植200余例,白血病及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50余例。
学术任职:
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专业学组委员
北京建促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血液病工作委员会红细胞疾病专委会委员
高博医疗集团成人淋巴瘤(秘书)、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委员
参与2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2本;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血液学年会、欧洲血液学年会、亚太地区血液和骨髓移植大会等)汇报团队研究成果。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刘天梦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