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C主席专访 | 传承创新,达成共识,解决中国胃癌诊疗难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6/17 11:21:25  浏览量:1801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9年6月14~16日,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CGCC 2019)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

2019年6月14~16日,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CGCC 2019)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中创新、协作中发展”为主题,聚焦胃癌的规范化诊疗、微创治疗、快速康复、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理念,是一场胃癌领域的全国性盛会。《肿瘤瞭望》邀请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惠绵教授接受专访,畅谈本次会议的亮点、中国胃癌防治事业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胃癌诊疗存在的难点。

徐惠绵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第14届CGCC亮点
 
第14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是以往历史大会的延续,大会以“传承中创新,协同中发展”为主题,目的是总结梳理我们近几年在胃癌诊疗及规范化治疗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亮点,并聚焦当前我们在胃癌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焦点及前沿问题,展开充分的学术讲座、研讨,争取在某些难点问题上达成共识,以提高我国胃癌临床诊疗的整体水平。
 
本次大会的亮点内容包括:
 
第一,设立胃癌防治历程及回顾专场。其目的在于通过重现我国胃癌防治数十年的整体过程,让年轻一代了解我国胃癌发展的历史,传承老前辈们的学术思想、拼搏创新精神,激励年轻医生拼搏向上、砥砺前行。
 
第二,为激发青年人在胃癌学术领域的先锋骨干作用,设立很多青年专场,并特设 “未来科学家奖”,挖掘胃癌领域的科研型人才,打造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使胃癌专委会和我们的胃癌防治事业后继有人。
 
第三,启动胃癌早期筛查、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和指南,为政府制定健康中国卫生战略建言献策,以解决我国胃癌防治的痛点或短板。
 
就胃癌精准治疗而言,我们需重视并强化临床研究和大数据研究,包括大数据共享的真实世界研究、精准治疗的转化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来提高我国胃癌诊疗的整体水平。同时,使中国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指南采纳,提高中国在胃癌诊疗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胃癌防治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胃癌防治历史至今已近6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中心都相继开展了单中心临床诊疗,包括胃扩大手术、腹腔镜手术临床研究,以及胃癌发生学、组织病理学、癌前期病变、早期胃癌分型的基础研究等。特别指出的是,197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没有胃镜的情况下,通过脱落细胞学发现了我国第一例早期胃癌;1989年张荫昌教授在国际上权威的医学出版社出版专著《胃癌癌前病变》,这在八九十年代时期是绝无仅有的。从1979年开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从日本引进胃癌D2、D3根治术,从此扭转了胃癌治疗的理念,明显提高了胃癌根治手术的技术。2000年以来胃癌D2根治术已经成为胃癌的标准手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召集全国胃癌外科专家在全国进行广泛巡讲,从而使标准胃癌根治手术在全国迅速推广。
 
2000年以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引入我国并逐渐开展,经历了单中心起步到多中心升华的发展过程。目前,腹腔镜手术占所有胃癌手术的30%~40%, 在南方某些中心可达到50%左右。微创外科手术虽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术。我们不能为了微创而降低患者生存时间,也不能为了盲目的扩大手术,给患者造成很大伤害,二者要相辅相成,这才是外科追求的目标。因此,传统手术要不断优化,微创技术要不断规范,加速康复要及时跟进,并最终落实到患者的生存期和临床效果。
 
在围术期治疗临床研究方面,包括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等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广泛开展。在Clinical trails网站上,我国注册的临床研究项目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胃癌诊疗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开展,我国与国际上的差别明显缩小,除胃癌早诊外,在临床治疗方面已经跟国际基本接轨,并在国际交流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日本胃癌年会连续三年设立中国专场;在德国布拉格召开的第13届国际胃癌大会共有1500余人参会,中国代表占1/5,投稿400余篇;本次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报告的几位日本和美国专家也是胃癌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与中国同道进行交流。这都说明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增强,我们医学专业领域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胃癌诊疗难题共识》制定背景
 
早期胃癌方面,除早诊外,早期治疗已经问题不大,手术或内镜下微创切除既可。而中晚期胃癌,特别是晚期胃癌的治疗非常棘手,长期以来IV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徘徊不前。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年报,2000 ~2015年我国胃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只提高了6%左右,而且还是在有各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这说明胃癌存在很大异质性。在目前胃癌多学科协作治疗(MDT)的诊疗模式下,在临床规范化治疗方面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日本同道提出26个争议问题,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点,凝练出30余个胃癌诊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希望结合国际前沿进展及中国特点,制定专家共识,从而指导从事胃癌防治研究的临床医生。
 
聚焦难点与争议达成共识,促进胃癌外科领域发展
 
在胃癌诊疗领域,外科难点相对突出,其中包括:
 
1. 一般情况下进展期胃癌可进行标准的胃癌D2根治术,而对于特殊部分的胃癌,在标准D2根治术基础上增加哪些淋巴结清扫还存在争议。
 
2. 对于胃食管结合部癌外科治疗的争议包括 :其具有很好的分型理论,但尚需探讨如何将分型应用于临床,增强可操作性;特殊部位淋巴结(如No.110、No.111、No.19、No.20)清扫的具体解剖学范围还不明确,哪种情况下行近端胃切除哪种情况下行全胃切除尚有争议;如何根据病情和生物学行为来考虑进行微创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微创手术中全腹腔镜下吻合术式的选择也是一个难点;
 
3. 气腹即缺氧微环境对癌细胞是否有终止转移的影响尚未知答案;
 
4. 胃癌腹膜转移的热灌注化疗(HIPEC)问题:日本已废弃了这种热灌注化疗,主要是采取腹腔灌注化疗(IPEC)加全身化疗相结合。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是什么?临床中我们是用来预防还是用来治疗?何时用HIPEC,何时用IPEC?
 
5. 残胃癌手术中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与普通胃癌一样?残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中如何考虑?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CGCC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