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高博医学论坛︱王椿教授谈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4/18 14:45:28  浏览量:1840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中国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高峰论坛暨首届高博医学论坛于4月20-21日北京举行,秉持“精准,整合,创新”的理念,围绕肿瘤的精准诊断,免疫及靶向治疗,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前沿话题,开创免疫研究领域先河,邀请海内外500余位专家参与盛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投入临床应用,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针对限制移植更广泛应用的诸多因素,学者们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也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肿瘤瞭望》非常荣幸采访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椿教授,请他为我们系统讲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进展。

 
《肿瘤瞭望》: 请您谈谈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的突破和进展。
 
王椿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已经开展了四十多年,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但其存在诸多限制。第一,必须有合适供者;第二,有年龄限制,既往50岁以下才能做异基因移植;第三,必须达到完全缓解后才能做。因此,能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获益的患者并不多。近几年来,为什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例数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我们突破了这些瓶颈。
 
第一个突破,寻找更多的供者。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同胞全相合供者已经非常难找了,第二个供者来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全相合供者,这部分供者的来源是各大骨髓库。以上两个来源只占移植总数的20%-30%。这之外的很大的缺口得以填补,是因为解决了HLA相合的屏障问题,因此,可以从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中找半相合移植供者,也就是做单倍体移植。在我们的移植中心,60%的供者来源于单倍体,这样就解决了大部分的供者来源问题。
 
第二,我们突破了年龄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单位做异基因移植,都控制在50岁以下,很少有能超过60岁的,这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之间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目前能做到75岁,日本甚至有80岁,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上海的老龄化走在全国前沿,根据我们的计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中位年龄是50岁,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病人占总数的一半。如果这部分病人不能做移植,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总体预后将很不乐观。所以,近两年,我们在学习国外的基础上,尝试将年龄限制突破到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69岁。出乎意料的是,病人治疗的结果很好,我们也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报道了这个病例。所以我们总结发现,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如果能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控制好合并症指数相关死亡率,50岁以上病人的治疗效果同50岁以下相比是没有差别的,治疗效果也能令人满意。这对于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第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不是必须达到缓解才能做。有部分病人通过传统化疗手段始终不能达到缓解。针对这部分病人,过去我们强行做挽救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至少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我们能通过这种手段,使40%-50%病人获得长期生存。当然,要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案和GVL效应,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并且这部分病人体能状态较差,白血病复发率较高。而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更不能令人满意。如果在不缓解的情况下强行做移植,获得长期生存的病人只有不到30%。
 
第四个突破,就是CAR-T治疗,作为移植桥接治疗。对接受传统化疗不能达到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应用CAR-T治疗,缓解率可以达到90%。再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并获得治愈的可能。综上所述,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我们通过技术改进,取得多方面突破,使更多的病人能获益,使更难治的病人能获益。将来这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专家简介
 
王椿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师协会血液专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 感染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专科分会委员中华系列杂志编委
主攻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科感染的防治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造血干细胞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