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马飞教授专访:液体活检、免疫治疗、St.Gallen共识——乳腺癌热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7/4 16:11:06  浏览量:2201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肿瘤瞭望:2017年6月24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多学科诊疗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精准践行多学科诊疗”为主题,邀请国内乳腺癌诊疗及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学术专场涵盖中外交流、中医康复、诊断治疗、转化医学、ASCO热点等内容。
 
《肿瘤瞭望》在会议期间特邀本次高峰论坛讲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接受采访,马教授分析了液体活检和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并讲解了2017 St.Gallen共识中“加减法”的理念。
 
马飞教授
 
液体活检引领肿瘤治疗
 
目前,液体活检是肿瘤领域热门的一项诊断检测手段,非常契合精准医疗的新模式,势必会对整个肿瘤诊疗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球范围内被定位成引领未来10年肿瘤治疗的关键技术。液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探索和应用比较多,主要集中于晚期肿瘤的复发、耐药监测以及个体化用药指导。站在纯粹技术应用的角度,液体活检未来也可能用于肿瘤的早期转移风险预测、辅助临床分期甚至早期筛查和诊断。
 
从技术发展来看,液体活检的检测流程优化迭代速度快,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升。然而,当前该技术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于临床应用。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会用并用好液体活检并不容易,需要临床上大量的探索,通过临床研究验证不同技术以不同的检测指标,在不同肿瘤的不同阶段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虽然刚刚起步,但这正是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
 
免疫治疗火热的背后
 
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几乎每次会议都要提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免疫原性肿瘤中取得了优异的治疗结果,主要以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头颈鳞癌为代表。
 
从花样繁多的临床研究来看,免疫治疗已经进入常见实体瘤和血液肿瘤领域。乳腺癌中相关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者们发现免疫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需要注意,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治疗模式,免疫治疗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其意义是不一样的。目前比较有治疗前景的主要是三阴性乳腺癌,一方面治疗手段有限,另一方面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异质性强,可能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很大的相关性。
 
观察全球现有的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结果,不管是单独应用,或是与化疗、放疗联合,都表现出一定的潜力,免疫治疗未来可能成为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而去除免疫“虚热”的表象,我们要认清获益群体,筛选出适合治疗且获益最大的那部分患者,这也是乳腺癌免疫治疗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因此,众多研究者都在寻找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及耐药的生物指标,以提高治疗的精准程度。
 
2017 St.Gallen共识理念探讨
 
今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国际专家共识在制定过程中,主要讨论的是所谓“加法”和“减法”,这也是贯穿乳腺癌诊治的核心理念。“加减法”体现了治疗的精准化、个体化,在科学之外更是一个艺术问题,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比如在新辅助治疗领域,通常认为Ⅱ期或Ⅲ期乳腺癌是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但根据最新的证据,此类患者也有机会在新辅助系统治疗(化疗、靶向)肿瘤降期后,再做保乳手术。这就是综合治疗的好处,为患者争取了新的治疗机会。
 
新辅助治疗后,是不是所有患者都要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中,哪些患者标准5年就够了,哪些患者需要5年以上甚至10年超长治疗周期,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举个例子,传统观点认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术后都需要化疗,但实际上有一部分特别早期、恶性度较低的患者(T1aN0)术后定期随访即可。做“减法”就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想尽办法减少治疗手段对患者的潜在损害,以期提供更好的获益
 
专家简介
 
 
马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总干事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等职。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马飞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