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 中国之声丨佟仲生、曹旭晨教授团队:卡瑞利珠单抗+白紫+卡铂用于TNBC新辅助治疗的单臂研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2/6 10:57:39  浏览量:408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于当地时间2023年12月5日至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SABCS是全球乳腺癌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专科会议,每年有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在大会上展示交流。在今年的SABCS大会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佟仲生教授、曹旭晨教授团队一项研究成果入选大会主旨壁报,该研究探讨了卡瑞利珠单抗+白紫+卡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者按: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于当地时间2023年12月5日至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SABCS是全球乳腺癌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专科会议,每年有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在大会上展示交流。在今年的SABCS大会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佟仲生教授、曹旭晨教授团队一项研究成果入选大会主旨壁报,该研究探讨了卡瑞利珠单抗+白紫+卡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全球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五[1]。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受体均为阴性的一种分子亚型,其约占总乳腺癌病例的15%-20%,具有早期复发率高、远处转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均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2-9]。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佟仲生教授、曹旭晨教授共同发起的三阴性乳腺癌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研究被SABCS(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以大会主旨壁报形式发表(Poster ID PO1-03-11)。该研究旨在探讨评估抗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
 
这项两阶段、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在第一阶段入组39例既往未经治疗的II-III期TNBC患者。入组受试者接受试验药物进行新辅助治疗,包括6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200mg,q3w),以及白蛋白紫杉醇(220mg/m2,q3w)和卡铂(AUC 5,q3w)。在第二阶段,入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组或白蛋白结紫杉醇+卡铂组。本次大会报道了研究第一阶段的数据。主要终点是总病理学完全缓解率(tpCR,ypT0/is ypN0)。次要终点包括乳腺病理学完全缓解率(bpCR,ypT0/is)、客观缓解率(ORR)、无事件生存期(EFS)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第一阶段共入组39例患者。39例中有35例淋巴结阳性,占89.7%,此外,还有1例尚未手术。研究结果显示,ITT人群tpCR率为57.9%(22/38),bpCR率为65.8%(25/38)。新辅助治疗结束时的ORR为87.2%(34/39)。在39例患者中,11例(28.2%)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血小板计数降低(6例[15.4%])、白细胞计数降低(5例[12.8%])、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5例[12.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例[5.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2.6%])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2.6%])。5例(12.8%)患者发生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7例(17.9%)患者发生治疗延迟。4例(10.4%)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患者基线特征
 
△主要终点pCR结果
 
△安全性结果
 
研究结论
 
在早期TNBC患者中,尤其是高危患者(淋巴结阳性患者为89.7%),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新辅助治疗改善了tpCR且展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该研究的第二阶段(随机对照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来进一步验证此治疗组合的疗效。本研究为PD-1卡瑞利珠单抗第一个联合去蒽环方案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的研究,为临床增加新的治疗选择,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Hyuna Sung,Jacques Ferlay,Rebecca L Siege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 May;71(3):209-249.
 
2.Schmid P,Cortes J,Pusztai L,et al.Pembrolizumab for Early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0 Feb 27;382(9):810-821.
 
3.Mittendorf EA,Zhang H,Barrios CH,et al.Neoadjuvant atezo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sequential nabpaclitaxel and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versus placebo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IMpassion031):a randomised,double-blind,phase 3 trial.Lancet.2020 Oct 10;396(10257):1090-1100.
 
4.Gianni L,et al.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to neoadjuvant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atezolizumab in triple-negative,early high-risk and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NeoTRIP Michelangelo randomized study.Ann Oncol.2022 May;33(5):534-543.
 
5.G,Henschel V,Molinero L,Chui SY,et al.Atezolizumab and Nab-Paclitaxel in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18 Nov 29;379(22):2108-2121.
 
6.Jun Masuda 1,Yukinori Ozaki,et al.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Lancet.2021 Jul 3;398(10294):24.
 
7.Javier Cortes 1,Hope S Rugo et al.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2 Jul 21;387(3):217-226.
 
8.Zhimin Shao,et al.2021 ASCO,Oral 1007.
 
9.Zhimin Shao,et al.2021 SABCS,Poster P2-14-04.
 
佟仲生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滨海医院副院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肿瘤防治与科普分会副会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乳腺癌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协会老年肿瘤委员会乳腺癌专业组副主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临床多原发和不明原发性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国肿瘤临床》、《天津医药》、《中华乳腺病杂志》、《中国综合临床》等杂志编委
 
曹旭晨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编委
卫计委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委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