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新见·人物》丨在临床一线的他们,见证复肿乳腺外科团队20年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0/19 12:34:25  浏览量:669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20余年的不断摸索和开拓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已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集乳腺癌临床、基础、转化、教学四位一体的优秀团队之一。

 
前言:在20余年的不断摸索和开拓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已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集乳腺癌临床、基础、转化、教学四位一体的优秀团队之一。在邵志敏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同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活力,奋发图强的集体。

《新见·人物》是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推出的全新栏目,青年学者对话乳腺癌领域大家,将流金岁月落于纸面,把心路过往信手品悟,一期一会一篇章,为你讲述每一个真实的传奇力量,献给所有关注乳腺癌患者命运的读者。本期我们将分别对话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王中华、江一舟、杨犇龙四位教授,请他们就科室的成长与发展相关心得体会做出分享。
 
肿瘤瞭望:请您分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科室发展历程中,推动我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进程的经验。
 
△邵志敏教授
 
邵志敏教授:回首过往,2000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建科;2005年,我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当时沈镇宙教授就叮嘱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出版符合我国临床实践的指南。彼时我们国内并没有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指南,多是参照国外的指南和规范进行治疗。在此情况下,我组织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成员,共同编写了我国首部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如今,该指南在各位专家同道的努力下,每两年更新一次,并且有精要版和小程序版等多种形式,为推动国内乳腺癌患者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SIBCS(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上我们将会发布更新后的精要版指南,以及时更新改变临床实践的相关研究治疗推荐。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
 
第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在2013年集结了国内近百位来自临床与科研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其临床专长和研究方向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撰写了第一版《乳腺肿瘤学》,目前已经成为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经典专著,今年SIBCS上我们将发布第三版,并且结合数字化形式开展乳腺癌肿瘤学专业内容分享,促进领域学科发展。
 
△乳腺肿瘤学(第一版)
 
第三,固定召开乳腺癌领域专业会议——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每年10月份,SIBCS都会在上海举行,这为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提供了学术平台,也大大加深了乳腺外科在全国同道和全球乳腺癌领域专家心目中的地位。今年第十七届SIBCS会议由于疫情原因线上召开,内容既有国内外顶级专家做大会报告的“名家重器”环节,也有代表中国乳腺癌领域原创临床科研水平的“中国之声”环节,还有代表乳腺癌领域新生一代的“乘风破浪”环节。通过两天的线上会议,希望每位参会者都能收获满满,满载而归。
 
△10月28~30日,第十七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召开
 
肿瘤瞭望:您认为在综合型科室建设过程中,外科医生应如何与内科医生进行配合,以共同做好患者的诊疗工作?
 
△王中华教授
 
王中华教授: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科室间交流与沟通,内外科医生应共同关注患者预后、患者感受、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问题,加强与患者间交流,做好患者随访,以最大程度共同携手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聚焦关键临床科学问题,开展真正对病人有用的研究。科研工作中注重与内科医生的配合,如对于在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HER2阳性高危乳腺癌患者,为使其能有更好的生存获益,需要内外科配合治疗。DESTINY-Breast05研究纳入了这部分乳腺或腋窝淋巴结有残留侵袭性病变且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包括在疾病出现时不能手术或新辅助治疗后病理结节阳性者,主要目的是比较该人群中T-DXd和T-DM1治疗组的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这是T-DXd在早期乳腺癌领域挑战T-DM1辅助治疗地位的头对头研究,期待相关结果早日公布。
 
肿瘤瞭望:请根据您的经验,为我们介绍一下应如何将相关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至临床?
 
△江一舟教授
 
江一舟教授:我们应聚焦临床中的核心问题,并针对其来形成系列的闭环研究。其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找到临床中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的指南中并没有答案,需要我们去开展相关研究并逐步进行探索,从而应用于临床。问题的选择十分关键,直接决定了之后能否转化至临床。
 
第二,努力形成闭环。从临床问题的提出,到科学问题的凝练,再到科学假设的阐述,最终抽丝剥茧,一步步回答临床问题,如此能够形成全链条式的闭环。
 
我们团队在邵志敏教授带领下,形成的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体系就是一个闭环。首先我们绘制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大规模多组学图谱,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随后明确四个亚型的分子本质,找到每个亚型特异的临床靶点,进一步将“复旦分型”体系逐步优化、拓展。随后我们将相关研究成果向临床进行转化,开发了临床上简易可行的免疫组化试剂盒,并将其在全国进行推广。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证实“复旦分型”体系下精准治疗的疗效,从最初的FUTURE研究,到FUTURE-C-PLUS研究,再到如今在研的FUTURE-SUPER研究,这一系列研究都证实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复旦分型”体系下的精准治疗的确可以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也为临床转化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然而,“复旦分型”仍需丰富和完善。部分三阴性乳腺癌,如LAR分子亚型,对现有的精准治疗策略不太敏感,仍是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一个治疗难题。为此,我们从蛋白、代谢、免疫、微生物等多个角度不断深化“复旦分型”,探寻新的治疗靶点,以期待突破部分三阴性乳腺癌亚型的治疗瓶颈。
 
我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雄激素受体(AR)是调控LAR亚型铁死亡的关键因子。然而AR对三阴性乳腺癌“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是正负双向的,既可以促进GPX4的表达协助肿瘤细胞逃避“铁死亡”,又可以增加“铁死亡”相关的不饱和脂质的合成。因此,我们利用小鼠模型、类器官模型和回顾性临床试验数据,探索靶向“铁死亡”在LAR亚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GPX4抑制剂不仅可通过促进“铁死亡”抑制肿瘤,还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LAR亚型肿瘤“冷”转“热”。GPX4抑制剂与免疫治疗联用,可以进一步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双药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单药治疗,该结果表明靶向铁死亡与免疫治疗的联用,可能是LAR亚型乳腺癌的精准治疗的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17日在国际代谢顶级期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影响因子31.4)在线发表。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大家族”中的一员,相较于其他亚型,异质性高、预后差、复发转移风险高,因而成为乳腺癌研究中亟需攻克的顽固“堡垒”。从“复旦分型”的提出,到FUTURE系列精准治疗临床试验的开展,我们团队成功将多线治疗无效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从10%提高到29%,极大地改善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从关键临床问题出发,选择新颖的角度,在充分利用多组学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扎实的实验论证,最终回归临床治疗,这是三阴性乳腺癌相关研究形成闭环的主要过程。
 
肿瘤瞭望:作为一名优秀的乳腺外科医生,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里成长成才,请分享您的相关经验。
 
△杨犇龙教授
 
杨犇龙教授:很荣幸能加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这个大家庭中,在这个大家庭我看到了沈镇宙教授、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余科达教授等一代又一代从事乳腺癌诊疗的前辈,在科研和临床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逐渐为我们开辟出了一条规范化诊疗道路。
 
作为后辈,我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这个平台也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总结了三点相关经验。第一,临床上要对每一位患者负责,谨记“严谨”二字。虽然我们每天的门诊量、手术量非常大,但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详细回顾患者病史,避免医疗差错出现。
 
第二,重视患者病例回顾。我没有太多时间待在实验室,因此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科研上,对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及诊疗过程认真的进行总结和梳理,然后把它加以总结转换,从而得到一些临床产出。事实上,这也是让下一个同类型患者,在临床上能够获得更好治疗方法的最佳途径。所以在这种临床科研这方面,我会去仔细的收集每一个患者的病例的特点,也希望未来某一天,这样的临床产出能够改变我们的指南。
 
第三,认真做好科普工作。当前,我们看到社会上充斥了一些高流量的信息,而一些正规的肿瘤治疗途径遭到了屏蔽,可能因此会有一部分患者会错过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会花一些时间把那些我平时记得东西录下来,在视频号或者通过一些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我认为这些工作,是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补充。每当有患者看完我的视频给予我反馈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欣慰。我也希望无论是我开展的临床、科研还是科普工作,都能够最终为患者服务,让更多患者获益。希望未来某一天乳腺癌不再成为女性朋友的一大威胁。
 
专家简介
邵志敏教授
复旦特聘教授
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乳腺癌研究所长、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
St.Gallen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
专家简介
王中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委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常务委
专家简介
江一舟教授
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科办主任
国自然优青项目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分会委员
一作和通讯作者发表Cancer Cell、Cell Metabolism、Cell Research、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论著,他引2000余次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
专家简介
杨犇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师从吴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干事
CBCS指南编撰小组秘书、巡讲团成员
曾获CACA会议中青年论文一等奖、CBCS乳腺肿瘤菁英赛辩论总冠军、青年医师演讲赛全国总冠军等。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