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OG2017]张艳桥教授解读IDEA研究:结直肠癌3月vs 6月辅助化疗孰是孰非尚有待验证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6/22 15:47:06  浏览量:2583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今年,结直肠癌领域研究进展颇多,其中IDEA研究的进展最为璀璨夺目。

编者按:今年,结直肠癌领域研究进展颇多,其中IDEA研究的进展最为璀璨夺目。在今年ASCO上肿瘤界专家对IDEA研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统计学层面和临床层面进行了统筹分析,虽然研究统计学结果为阴性,但临床意义并未局限于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艳桥教授对IDEA研究也热情高涨,并对IDEA研究寄予满怀期待,《肿瘤瞭望》有幸在此分享张艳桥教授对IDEA研究的看法。


《肿瘤瞭望》:今年ASCO上结直肠癌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有哪些?您重点关注了哪项研究?原因是什么?
 
张艳桥教授:今年,结肠癌各期别均有值得关注的内容。一、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IDEA研究,该项研究在各会场中讨论较为激烈。二、ctDNA的检测预测直肠癌术后复发。三、呋喹替尼在中国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获得阳性结果。四、BRAF突变肠癌相关临床研究数据也有更新。总体来说,在ASCO大会上讨论最为激烈是的IDEA研究。因为IDEA研究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辅助治疗持续时间是肿瘤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较早的6个月治疗与12个月治疗对照研究结果,到现在开展了6个月辅助治疗对比3个月辅助治疗的对照研究。一般来说在疗效相似的情况下,治疗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因此IDEA研究引起了肿瘤界的极大关注。
 
《肿瘤瞭望》:从IDEA研究结果来看,该研究未能证实3个月非劣效于6个月的统计学结论。进一步分层分析,不同治疗方案(FOLFOX与CAPOX)与治疗时间对DFS的影响存在统计学交互作用。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该结果,您作何解读?
 
张艳桥教授:从统计学角度分析,IDEA研究未达到3个月非劣效于6个月的预期结果,也就是说理论上6个月治疗还是优于3个月治疗,但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两组曲线无明显差异,3个月治疗与6个月治疗疗效相似。在亚组分型中将Ⅲ期肠癌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针对低危Ⅲ期患者(T1-3 N1)和高危Ⅲ期患者(T4/N2)对比6个月辅助化疗与3个月辅助化疗的疗效。IDEA研究亚组分析数据显示高危Ⅲ期患者(T4/N2)接受6个月的辅助化疗DFS优于3个月;而低危Ⅲ期患者(T1-3 N1),3个月组和6个月组达到了非劣效性。因此,目前定义所有Ⅲ期患者3个月非劣效于6个月辅助治疗的结论还为时过早,ASCO大会上也未得出3个月辅助治疗非劣效于6个月方案的结论,仅针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展示。IDEA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在大会上共有三个中心对研究数据进行了分享,其它研究中心可能因时机尚未成熟未进行公布,最终研究结果还拭目以待。
 
《肿瘤瞭望》:您认为IDEA研究将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完善数据分析结果?对于未来结肠癌辅助治疗领域有何重要影响?
 
张艳桥教授:IDEA研究在未来10内可能还会不断有临床研究数据在ASCO大会汇报,或有亚组分析结果,或针对细节进行再分析比如毒性分析,依从性分析等,就像GALGB80405、FIRE3 研究每年都有进一步的分析报告,包括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行为、肿瘤位置与预后及疗效预测价值等。相信IDEA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也会不断有新的数据出炉,例如,分析奥沙利铂和5-Fu剂量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分析等,期待未来几年ASCO有更多IDEA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公布。
 
《肿瘤瞭望》: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的最佳策略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常规的临床实践和指南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次ASCO有一项研究探讨了循环肿瘤DNA (ctDNA)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辅助化疗决策中的潜在意义。您如何看待该研究的主要结果,ctDNA作为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前景如何?
 
张艳桥教授:随着精准医学和液体活检的火热,ctDNA已经不是新的概念,ctDNA在肺癌领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结果。今年ASCO上报道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 (ctDNA)能够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地结果与提示,外周血循环肿瘤DNA监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预测以及预测耐药的发生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期待该研究结果能够改变未来直肠癌的临床实践,例如通过监测患者循环肿瘤DNA (ctDNA)来评价术后复发可能性从而决策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或将ctDNA检测结果作为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适应征从而改变肝转移治疗策略等。
 
SACN.OXA.17.06.3664
 
专家简介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张艳桥CGOG结直肠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