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新知]晚期肾癌: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路可能成为治疗新方向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5/27 16:27:04  浏览量:2746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may become a Target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ABSTRACT NO. 17-5020, MP 60-05)

 
李腾医生在会场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may become a Target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ABSTRACT NO. 17-5020, MP 60-0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国家泌尿系肿瘤诊治中心
 
李腾,吴鹏杰,宁向辉,彭双鹤,王江宜,刘圣杰,龚侃

【目的】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目前晚期肾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靶向治疗。但靶向治疗存在费用较高且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的问题,因而研究耐药的原因及探索肾细胞治疗新靶点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项研究通过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Epo/EpoR)通路在肾细胞癌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肾细胞中的作用及与靶向治疗药物关系。
 
【方法】
 
通过siRNA技术干扰下调肾癌细胞中EpoR表达水平从而下调Epo通路活性,在体内外研究Epo通路下调后肾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制备抗EpoR多克隆抗体,研究抗体对肾癌的作用。
 
【结果】
 
抑制VHL基因下游的Epo通路活性后,肾癌细胞在体外生长变慢,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加(图1);在体外生长变慢。应用抗体抑制Epo通路活性后,肾癌在体内外生长变慢(图2)。

【结论】
 
VHL基因下游的Epo通路活性与肾细胞癌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相关,该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肾细胞癌的新靶点。
(图1:Epo通路活性后,肾癌细胞在体外生长变慢,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加)
(图2:应用抗体抑制Epo通路活性后,肾癌在体内生长变慢)
 
点评
 
尽管近年新兴的靶向治疗在晚期肾癌患者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靶向治疗的总体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目前晚期肾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仍不足3年,也还没有能使大多数患者长期受益的靶向药物或治疗方案。因此进一步研究并探索新的、有效的晚期肾癌治疗方式,改善肾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龚侃教授课题组在本届AUA年会14日下午的肾癌基础及病理研究会场进行了壁报展示及发言讨论,相关研究发现VHL-HIF通路下游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肾癌中存在共表达,且通过小干扰RNA阻断Epo通路活性后,肾癌细胞增殖减弱、凋亡增加、侵袭能力减弱。并且研发了可以抑制Epo通路活性的多克隆抗体,实验结果表明此抗体在体外均有抑制肿瘤增殖、减缓肿瘤生长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抑制Epo通路可能成为晚期肾癌的治疗新方向。
 
展出壁报(ABSTRACT NO. 17-5020, MP 60-05)
 
主要研究者简介:
 
 
李腾,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龚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泌尿系统肿瘤。相关研究成果正在申请国家专利1项(第2发明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研究生期间曾获得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七完成人)等奖励。

版面编辑:赵丽丽  责任编辑:吉晓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肾癌靶向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

分享到: 更多